当前位置: 首页 > 游戏攻略 > Java开发技巧分享:自定义注解和抽象类与接口的运用

Java开发技巧分享:自定义注解和抽象类与接口的运用

来源:网络 作者:趣玩小编 发布时间:2024-04-16 11:39:27

笔者目前从事一线 Java 开发已有三年经验,曾参与SaaS、PaaS项目的开发,也积累了一些技巧和经验,包括线上bug处理、日常业务开发、团队开发规范等。在这里分享出来,作为成长的记录和知识的更新,希望与大家共勉。

免责声明

免责声明:以下所有demo、代码和测试都是出自笔者本人的构思和实践,不涉及企业隐私和商业机密,属于个人的知识积累分享。

自定义注解

Spring中的自定义注解可以灵活地定制项目开发时需要的切面AOP操作,一般在接口处设置的自定义注解使用最多。以下以一个项目全局通用的接口请求操作日志持久化为例,分享自定义注解开发的一些小技巧。

定义注解

这一步先定义出具体的注解状态和属性:

@Retention(RetentionPolicy.RUNTIME)
@Target(ElementType.METHOD)
@Inherited
public @interface OperateLog {

    /**
     * 线索Id
     */
    String trackId() default "";

    /**
     * 具体操作行为
     */
    OperationEnum operation();
}

其中的具体行为操作枚举需要提前准备好,方便后续切面内的日志操作持久化:

@Getter
@RequiredArgsConstructor
public enum OperationEnum {

    XX_MODULE_ADD("xx模块","新增xx"),
    XX_MODULE_UPDATE("xx模块","修改xx");

    private final String module;

    private final String detail;
}

切面实现

这一步是具体的切面实现,切面实现的关键在于: 切面在注解声明方法的哪种顺序执行,即选择5种通知的哪一种。

对于日志记录这种类型的,一般来说切面会在方法返回结果之后执行(@AfterReturning),即操作有结果后再记录日志;而像用户登录或者接口权限校验的自定义注解,一般来说切面会在方法调用前(@Before)就执行。具体切面里的逻辑如下:

@Aspect
@Component
public class OperateLogAOP {

    @Resource
    private OperationLogService operationLogService;

    /**
     * 切面在方法返回结果之后执行,即操作有结果后再记录日志
     * @param joinPoint
     * @param operateLog
     */
    @AfterReturning(value = "@annotation(operateLog)")
    public void operateLogAopMethod(JoinPoint joinPoint, OperateLog operateLog){
        //从自定义注解中取出参数
        String trackId = operateLog.trackId();
        Assert.hasText(trackId, "trackId param error!");
        //处理参数的值,即输入的业务id值
        MethodSignature methodSignature = (MethodSignature) joinPoint.getSignature();
        Object[] args = joinPoint.getArgs();
        String businessLogId = (String) AopUtils.getFieldValue(args, methodSignature, trackId);
        //操作描述
        String module = operateLog.operation().getModule();
        String detail = operateLog.operation().getDetail();
        //获取请求 http request
       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= ((ServletRequestAttributes) Objects.requireNonNull(RequestContextHolder.getRequestAttributes())).getRequest();
        //持久化入库
        OperationLog operationLog = OperationLog.builder()
                .trackId(businessLogId).module(module).detail(detail)
                .ip(IpUtil.getUserIp(request)).createTime(new Date())
                .operatorUuid(UserDataBuilder.get().getUserUuid())
                .operatorName(UserDataBuilder.get().getUserName())
                .build();
        operationLogService.save(operationLog);
    }
}

业务使用

前面两步完成后,就到最后的业务使用了。一般来说日志类型的自定义注解会放在Controller层的接口前,具体示例如下:

    /**
     * 编辑
     * @return 是否成功
     */
    @PostMapping("update")
    @OperateLog(trackId = "studyDTO.id", operation = OperationEnum.XX_MODULE_UPDATE)
    public BaseResponse<Boolean> updateStudy(@RequestBody StudyDTO studyDTO) {
        return ResultUtils.success(studyService.updateStudy(studyDTO));
    }

抽象类和接口

为什么在业务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抽象类和接口的运用呢?如果只是依靠类的单一范围原则,那么业务的实现会拧成一大坨,并且代码的耦合会变紧。

抽象类非常适合多个子类共享共同特征和属性,但也兼容自己独有的行为情况,同时为子类的定制实现留出空间。

而接口则是解耦的最基本工具,接口允许将方法的定义与其实现分开,这种分离使得多个不相关的类能够实现同一组方法,从而保证了项目中不同部分之间的相互通信。

隔离业务层与ORM层

  • Mongo示例

    抽象类的继承关系如下:

    @Service
    public class WorkerServiceImpl extends AbstractWorkerServiceImpl implements WorkerService {}
    
 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WorkerServiceImpl extends BaseServiceImpl<Worker, String> implements IWorkerService {}
    

    接口的继承关系如下:

    public interface WorkerService extends IWorkerService {}
    
    public interface IWorkerService extends BaseService<Worker, String> {}
    

    底层的继承和实现:

    /**
     * 以下抽象类和接口中还有自定义的一些数据库方法,与MongoTemplate和MongoRepository形成互补
     */
   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ServiceImpl<T, ID> implements BaseService<T, ID> {}
    
  • MySQL示例

    至于MySQL可以直接引用mybaitisplus的包,里面有现成的实现,都是一些数据库语句的Java实现。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同时引入mybaitis包来处理一些复杂的sql语句。

    抽象类的继承关系如下:

    @Service
    public class StudyServiceImpl extends ServiceImpl<StudyMapper, Study> implements StudyService {}
    

    接口的继承关系如下:

    public interface StudyService extends IService<Study> {}
    

    底层的继承和实现:

    /**
     * 以下抽象类和接口都来源于com.baomidou.mybatisplus包
     */
    public class ServiceImpl<M extends BaseMapper<T>, T> implements IService<T> {}
    

隔离子系统的业务实现

  • facade模式

    facade称为外观模式:为子系统中的各类(或方法)提供简洁一致的入口,隐藏子系统的复杂性。facade层也通常充当一个中介的角色,为上层的调用者提供统一接口的同时,不直接暴露底层的实现细节。

    例如在远程调用时,facade层可以提供一个颗粒度比较粗的接口,它负责将外部请求转发给合适的服务进行处理。

    service层,只关心数据,在service内直接注入mapper

    /**
     * 只关心数据,本质上是数据库的一些操作
     */
    @Service
    public class PersonService extends ServiceImpl<PersonMapper, Person> {
        @Resource
        private PersonMapper mapper;
        //其它数据库语句
        ...
    }
    

    facade层,只关心业务,在facade内直接注入service

    /**
     * 只关心业务,不继承也不实现,被controller层引用
     */
    @Service
    public class PersonFacade {
        @Resource
        private PersonService service;
        //业务具体方法逻辑
        ...
    }
    

    上述模式的优点是将数据处理和业务处理明确地分开,业务、数据与视图层的通信靠的是Bean注入的方式,并不是强依赖于类的继承和接口实现,对于外部来说很好地屏蔽了具体的实现逻辑。

    但是可能潜在的缺点也有:当业务简单的时候,facade与service之间的边界会比较模糊,即facade层的存在可能是没有必要的。

选择对比

如果在实际项目里的话,这两者只能选其一。

笔者对于两者在不同的项目中都使用过,实践下来的建议是: 选择抽象类和接口做业务与数据的隔离。

原因无它:抽象类和接口的搭配使用从本质上诠释了Java的继承、封装和多态,与面向对象的思想一脉相承。

文章小结

作为开发技巧系列文章的第二篇,本文的内容不多但贵在实用。在之后的 文章中我会分享一些关于真实项目中处理高并发、缓存的使用、异步/解耦等内容,敬请期待。

那么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就暂时结束了,如有不足和错误,还请大家指正。或者你有其它想说的,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交流!

相关攻略
热门推荐 更多 +
休闲益智 | 945.71MB
我的世界是一款风靡全球的3D第一人称沙盒...
9.6
角色扮演 | 878.96MB
最新版《汉家江湖》是一款以武侠为题材、以...
9.5
飞行射击 | 262.79MB
《荒野乱斗》是快节奏射击类多人对战游戏。...
9.5
飞行射击 | 102.9M
掌上飞车手游app是由腾讯特别为QQ飞车...
9.2
休闲益智 | 263.56MB
开心消消乐是一款轻松休闲的手游,也是一款...
9.6